趙伯英甚是忐忑,他們朔州六大豪族投降唐軍,在李唐朝廷國沒有半分人脈。更何況他們與陳應更像是交易性質。陳應拿出五萬石糧食,他們六大豪族子弟替陳應賣命,雙方是公平交易,各取所需。
正如陳應的感嘆,趙伯英其實也有私心。他已經年近古稀,本來也沒有多少活頭了。可是他的小兒子趙浩信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如果陳應同意給朔州趙氏留下一絲血脈,別說升官發財,就是留條活路就不錯了。
陳應並沒有直接答應。因為陳應明白,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越是不會珍惜,往往通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會珍惜。正是因為如此,陳應臉上露出不置可否的神情,淡淡的打量著趙浩信。
趙浩信假裝自己非常英武的樣子,看著他挺起胸膛,凝目蓄勢的樣子,陳應感覺他像小孩子可笑。
陳應吸了一口氣,微微搖頭。他現在領導藝術是越來越精通了,一路都是驚心動魄過來,再沒有這點本事那就廢柴啦。晾了趙伯英小半柱香的時間,此時應該差不多了,此時的趙伯英,額頭出現了細細的汗珠,也不知道是天氣熱,還是心裡緊張。
在這個年代,讀書人是稀有物種,特別是在靈州的時候,讓陳應無比悲催,他連開設脫盲識字班的教書先生都找不齊。更何況,以陳應現在的功勞,升官加爵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武職再往上就可以獲得開府建牙的職權,陳應對於人才的渴求是沒有止境的。
對於趙伯英的兒子,別說一個,哪怕再來一打,陳應也不嫌多。
陳應從鼻子輕輕哼了一聲,淡淡的問道:「你讀了多少書?」
趙浩信小心翼翼的問道:「回稟大將軍,浩信讀過《詩、《書》、《論語》、《春秋》還有《數》。」
如果趙浩信不提《數》陳應基本上就不考校他了,可是他偏偏提到了陳應最為擅長的領域,陳應淡淡的道:「本將軍問你,若步卒每日食三升糧食,騎兵戰馬每日食一斗。本將軍有一萬石糧食,行軍半個月,最多可以率領步兵幾何,騎兵幾何?」
趙浩信聞言,立即拿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演算起來。莫約一柱香的時間,趙浩信將計算的結果告訴陳應:「可帶騎兵三千七百餘騎,步兵六千人。」
事實上這道題,根本不算題,答案有非常多的組。可以步兵一個帶,全部騎兵,也可以騎兵一個不帶,全部步兵,也可步騎參半。陳應本來考核的目的就是試試趙浩信的本領,這番簡單的考核,可以看出趙浩信有了基本的計算能力。
陳應道:「本總管命你為靈州兵曹司吏。」
唐代總管府和地方政府都是有著垂直管理體系,靈州總管府為例,陳應麾下不僅有長史、記室參軍、錄事參軍等官職之外,還有司兵、司法、司功、司倉、司岳、司士、司戶等參軍。但是在各職司參軍之下,還有府、史、胥、徒等屬官。而趙浩信這個兵曹司吏,等於司兵參軍下屬的一個吏員。論級別相當後世的科級幹部。
趙浩信聞言大喜道:「謝大將軍提攜之恩!」
雖然趙浩信這個官員僅僅剛剛入流,相當從八品。然而對於趙浩信來說,這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看到趙伯英的兒子被陳應委任為兵曹司吏,徐才甫也將自己的兒子徐一功,舉薦給陳應。陳應也同樣裝模作樣的考核一番,任命為司倉吏。也就是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
這下等於捅了馬蜂窩,郭瑞、董安、任弼、馮岢嵐等眾人也將自己的子侄舉薦給陳應為官,陳應簡單考核了眾人,發現眾人果然如他們的父輩所說一般,多少有點真才實學。陳應照單全收。
當然,這麼做也是皆大歡喜。朔州六個豪族將嫡系子弟送到陳應身邊,事實上不僅僅是撈一個官做,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充當人質,表達他們對陳應的忠誠。
事實上,陳應也沒有預料到。後來在大唐非常強大的政治派系靈武系,就這樣誕生在雁門關城之下。
日後的靈武率官員,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特徵,這些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