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北國浩劫(下)
漢武帝時期,官員已經開始了「異地為官」制度,然而燕國朝廷卻沒有沿襲這一政策。至少在郡縣級官員都是採取了更為久遠的「本地為官」政策。
兩種用官制度各有優劣,異地官員事實上在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實踐中得到也驗證,這種流官,只會助長貪腐。而本土官員雖然會結成一黨一派。正所謂兔子不吃窩邊草,作為土生土長的官員,卻要顧忌鄉里鄉親和親族同胞的看法和風評。管理民政庶務的郡縣官員,基本上都是清一水的漢人。這個時代的漢官,哪怕投靠了燕國鮮卑人,事實上還有很大的底限,不像後世漢奸,毫無底線。
這些郡縣官員開始與下來的鮮卑族督將、小帥據理力爭,大訴苦水。
「什麼,沒錢,沒糧!還敢跟大爺這麼推三阻四的,是不是想挨兩個脆的?來人啊,吊起來!」
「沒遭災沒遭難的,怎麼可能沒錢沒糧,爺要看看使君家裡到底有沒有錢糧。」
秀才遇到兵,特別是像野蠻未開化的鮮卑族大兵,根本沒有說理的機會。只要敢拒絕、二話沒有,直接掛樹上,然後縱兵開搶。
搶錢、搶糧、搶人……
動作稍慢,持兵刃的鮮卑兵馬,就會亂刃加身,砍成肉泥。稍為姿色的女人,同樣也難逃魔抓。
官府盤剝習慣的農民不敢反抗,甚至他們自己也認為,繳納稅賦,被抽丁成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古代農民其實就是萬金油,修繕城池,徵發他們,疏通溝渠也會徵發農民,什麼修建皇陵、官道、興建官衙、寺廟、樓台同樣也會徵發農民。農民是被代表了的一部分人,他們就算苦不堪言,卻沒有人會為他們仗義執言,更不會有人為他們出頭。
雖然昇平三年沒有自然災害,然而這個時代的田地,因為沒有化肥和農藥、也沒有科學培育出來的良種,收成非常慘。除去稅收,一戶農民需要六十畝地才能養活五口人。能不餓死就不錯了,根本沒有什麼積蓄。不過由於剛剛秋收,北方漢人百姓仍然在短期之內被迫提供了大量的糧食物資,還有大量民夫和女人被搶走。
當然,這也不是一片和諧。殺雞,雞也會反抗,更何況是人呢?再者說,沒有經過宋朝刻意養羊式的愚民,這個時代的華夏人可不是任人蹂躪的軟角色。揮舞著各種農具、各種兵刃,頭上扎著紅布條華夏百姓開始反抗,儘管他們非常勇敢,儘管他們有所不甘,然而沒有統一指揮,也沒有經過訓練的農民,是打不過兇悍且裝備精良的鮮卑軍隊。
隨著反抗徵稅的出現,鮮卑族兵馬也開始了屠殺。在那一個刻,遭受劫難的人們。分明的看到了,這些鮮卑匪兵臉上有著一種扭曲的嗜血地瘋狂……
一時間燕國的幽、平、冀、並、洛(司)、豫、兗、青六十七郡、五百四十七縣漢人百姓陷入了鮮卑族殘酷壓榨和搜刮當中。而在這五百四十七縣之地中,也遍地都是狼煙,遍地都是殘缺不全的屍體。
無數村莊被摧毀,無數稍為遲鈍或反抗的百姓被殺死,無數俊秀的女人被姦污過,赤身,拋屍荒野。
北國這場人為的浩劫,如同瘟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
一個遊牧民族的崛起,就是踏著無數華夏人的屍骨崛起。一個遊牧民族的繁榮,往往是是建立在華夏民族的苦難當中。
當然,普通農民的財物有限,卻無法滿足這些鮮卑督將貪婪的胃口,這些督將和小帥紛紛把目光放在了地主、士族、和豪強身上。
和普通農民不同,這些地主、士族和豪強都有屬於自己的私人武裝,最不濟也有家丁護院。自從八王之亂開始,紛紛建立塢堡的地主豪強們,根本不懼怕這些鮮卑兵馬。
塢堡是五胡亂華時期採取的一種無奈措施,僅僅并州六郡四十五縣之地,就建立了大大小小三百多座塢堡。走得無路的百姓或是轉而投靠附近的豪強、地主、或士族。或許直接扯旗造反。
和女真人入關之後戰鬥力迅速腐化不同,鮮卑族軍隊的戰鬥力一直都保持著,直到其族滅亡。敢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