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艾,十六國時期前涼將領,儒生出身,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甚至連騎都不會騎。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卻在後趙石虎揮斥方遒,氣吞萬里如虎的巔峰時代,以弱勝強,連敗後趙名將麻秋、孫伏都、王擢等二十餘萬大軍。
不過謝艾命運跌宕,在歷史長河中卻如曇花一現,被篡位的張祚害死。
王猛把高敬宗比作謝艾,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謝艾一生三次領軍出戰,對戰的都是名揚天下的人物。有萬夫莫敵的後趙龍鑲將軍孫伏都,有殘暴成性,可讓小兒止啼哭的征東將軍涼州刺史麻秋,有匈奴屠各部首領、後趙西中郎將、秦州刺史王擢、還有徵西將軍、越騎校尉石寧。
然而,高敬宗陰差陽錯裝逼太拉風了,白衣軺車,這可是謝艾的招牌。
「阿嚏!」高敬宗打了一個噴嚏,下意識的摸摸鼻子,暗付道:「誰在想我?」
隨既高敬宗面對台下的學生,繼續朗聲道:「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自從第二折衝府和第二折衝府張屠和蘇固所部移駐決勝堡和東陽堡,原本人滿為患的謫仙堡也清淨了不少。高敬宗一邊參與死軍將士的思想教育,一邊教導這些謫仙谷軍民子弟讀書識字。
虎軀一振,各方英雄納頭便拜的時代已經遠去了。在門閥時代,出身的高低,已經決定了成就的高低。高門子弟家財億萬,吃喝不愁,根本不會為生計奔波勞碌。就連王猛都感覺自己無法融入東晉的門閥政治體系中,更何況高敬宗了?除非他可以擁有朝廷任命,成了封疆大吏,否則根本就不會有人才投靠他門下。
在這個背景下,高敬宗只好動手自己培養人才。可別說,這些孩子們之中還真被高敬宗發現一個資質非常好的苗子。這個孩子不是別人,正是時年九歲鄭詩詩的獨子陳言慶。隨著陳言慶慢慢痊癒,雖然身子骨有點弱,還是和其他孩子一樣,跟著高敬宗在謫仙書院上學。
或許是陳言慶家常緣故,或許是他真是天賦過人,反正高敬宗剽竊的《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在不到一個月時間,不僅可以倒背如流,更難得是他已經領會其中的意思了。
再讓陳言慶跟著這些剛剛開蒙的孩子一起學習,就有點浪費光陰了。高敬宗開始給陳言慶開小灶,學習論語。
平時上課,高敬宗同樣帶著陳言慶去。不過陳言慶的身份相當於高敬宗的助教,幫助高敬宗教學。而放學之後,高敬宗則教導陳言慶學習《論語》。
陳言慶學習《論語》同樣也快,又是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陳言慶已經學習到了論語,陽貨。高敬宗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句話的意思是……」
「先生,這句話的意思我懂!」陳言慶興奮的道:「孔子說:「婦女和小人,這兩種人是很難以相處的。接近他吧,他會肆無忌憚,婦女歸家吧,她會跟你吵架,不悅後疏遠小人,他則會故意折磨你。生氣後離開家門,婦女又會變成怨婦,埋怨你!」
「錯了,如此說來,其實很年來,人們已經曲解了孔子的意思!」聽了這個基本流傳千年的解釋,高敬宗搖搖頭道:「在這句話中,女單指女性,子則指孩子,而小人則無德之人,養則指教導或教育,合起來的意思是說,女人、孩子和無德之人的教問題,是非常困難的,採取嚴厲的教育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如果採取寬鬆式的放縱管理,則就錯過了他們成材的機會。這其中嚴和松之間有一個非常微妙的度,需要認真把握!」
陳言慶若懂非懂的點點頭。
高敬宗對國文特別是古典文學的理解,並不算精通,關鍵是後世的國文教學,一切都是為了應試,在應試教育背景下,什麼知識有用?能考到的知識才會有用,才會專注去學。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後世之人與古代拼國文,簡直就是自己找死。
高敬宗暗暗驚乎壓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