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人結婚講究門當戶對。這個所謂的「門當」和「戶對」,其實代表一層意思。既其主人的家世、財富和地位。
門當是漢族傳統建築門口的相對而放置呈扁形的一對石墩或石鼓(因為鼓聲宏闊威嚴、厲如雷霆,人們以為其能避鬼推崇)。包括抱鼓石和一般門枕石,在古代,不同等級的家室門當的等級也十分森嚴。一二品正門三間五架,三至五品正門三間三架,六至九品正門一間三架。
門楣也有區分,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數。簡單來說,門楣上有兩個戶對的,對應的是五至七品官員;門楣上有四個戶對的,對應四品以上官員;至於十二個戶對的,則只能是親王以上的品級才能用,換句話說,即便是皇親國戚,不是封王的也不敢建三開門,嵌十二個戶對!戶對的形狀也是有規定的。文官用方形,武官用圓形。
古代府邸門前講究門高於路,股門前要有台階,這台階可不能隨便修,也要按照制度來。六、七品官員門前台階不能高於二級,五品官門前台階不能高於三級,以此類推,台階數目最高不能超過八級,超過八級那就是九了,九乃數之極,那是代表頂點的數,除了皇上誰也不能用。隨著官員晉升,門前的台階數目會慢慢增加,文人們經常談的一個詞「進身之階」,其中的「階」就是從這兒來的。
此時桓溫是東晉大司馬,按制他的府邸可以是三間五架,留八個戶對。可是高敬宗呢?只是庶民,他即使建府,也不能留戶對,否則就是違制。這個罪名在古代相當嚴重,輕者抄家,重者誅殺三族。身為庶民,居然敢向當朝一品大司馬求親,這就是對桓溫的最大侮辱。桓溫的女兒無論樣貌人品如何,哪怕是瞎子瘸子,她要嫁也只能嫁與公候子弟。
「郗參軍、習別駕,二位謬矣!」陳應笑道:「有道是高門嫁女,低門求婦。如今憑藉桓大司馬的權勢,何需憑藉子女婚姻維繫家族利益?」
陳應此言一出,郗超和習鑿齒頓時啞口無言。在這個時候,天下間還有可以讓桓溫值得以嫁女巴結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桓溫聽到陳應的話,甚是受用。龍亢桓氏本是經學世家,自桓榮習《歐陽尚書》後成為著名經學世家,桓榮、桓郁、桓焉祖孫三代曾為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漢安帝、漢順帝五代皇帝的老師。但是在東晉時期,隨桓溫之父死於蘇峻之亂,龍亢桓氏也因而衰敗了下來,已經變得無藉藉名。
自從平滅成漢,平蜀之戰使得桓溫聲名大振,朝廷忌憚不已,擔心他日後難以控制。大司徒、會稽王司馬昱只得讓揚州刺史殷浩參與朝政,制衡桓溫。只是非常可惜,司馬昱所託非人,殷浩以見識度量、清明高遠而富有美名,然而卻是一個眼高手底,急功好利之人。為分潤軍功,不讓桓溫獨享東晉擎天柱之名,在倉促準備就開始北伐,殷浩數次北伐,欲進據洛陽,修復園陵,但卻屢次戰敗。軍需物資更被掠奪殆盡,朝野怨恨不已。永和十年(354年)正月,桓溫上奏朝廷,列舉殷浩罪狀,迫使朝廷將殷浩廢為庶人。從此,朝廷內外大權盡歸桓溫,朝中已無人再能制衡桓溫。
如今桓溫一征氐秦,二討羌部姚襄,二戰皆勝,聲勢一時無兩。此時桓溫雖然未晉升太尉,卻掌握荊州、益州和江州三州。此時江州刺史為桓溫二弟桓雲,官拜建武將軍、都督司豫二州軍事。而桓溫三弟桓豁官拜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監荊、揚、雍、寧、益、交、廣七州諸軍事。鎮西將軍、益州刺史周撫本是王敦爪牙。在王敦事敗後,周撫改投桓溫門下,其次周楚更是成為桓溫門下三猛之一。四弟桓秘則為東晉禁衛中領軍。
桓溫此時直接、間接掌握著東晉朝廷九成以上的軍隊,三州政務,哪怕是權傾天下的褚蒜子也不得不仰視桓溫鼻息,更何況是其他人?
陳應這句馬屁拍得非常高明,一下子拍到了桓溫的心坎上了。桓氏因其父江左八達之一的桓彝而衰敗,卻因桓溫軍功重新崛起。在這個時候,陳郡謝氏不過是三品門第,而龍亢桓氏晉升為一品豪門。
陳應接著道:「我家都督雖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