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渡過黃河,占據陽山,遷徙關東民充實邊縣。
其後,蒙恬主持修築了西起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
至秦始皇駕崩沙丘之時,蒙恬率領的『秦長城軍團』,或者說『秦長城屯耕團』,已經在河套地區設置了四十四個縣,對移邊民之進行安置。
史書載:匈奴單于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釁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
換而言之:蒙恬麾下的三十萬『屯耕團卒』,就曾將頭曼時期的匈奴人,乃至匈奴人在內的所有草原遊牧民族,逼到了距離長城上千里外的北方。
這一切,無疑都在說明:屯耕戍邊,是華夏封建時期抵禦外敵、穩固邊境,甚至是緩慢向外拓展的不二良策;
與此同時,也是封建時代所能採取的最具性價比、成功率的方案。
而具體到如今的漢室,曾經興起於秦始皇嬴政時期的『屯耕戍邊』政策,卻發生了些許變化。
——主要是『屯耕戍邊』四字中的『戍邊』二字,因為漢室第一次施行屯耕政策的方位,而逐漸被淡化。
安東,朝鮮半島,便是漢室第一次施行屯耕政策的地區。
而這個地區,即算不上漢匈邊界,也算不上『未服』『方外』之地。
與其說,劉盈是在朝鮮半島施行『屯耕戍邊』,倒不如說,劉盈是在哪安東,或者說朝鮮半島這麼一片三面臨海,一面與漢室完全接壤的偏僻之處,做著自己的實驗。
既然是實驗,那最終得出改良後的成熟政策,自然也還是要回到其原有的使命。
即:安東的屯耕政策,是劉盈為了通過實驗,得出如今漢室所可以接受、可以實行的『劉漢特色屯耕戍邊政策』,以用於未來的北方草原遊牧民族身上。
但有一個問題,卻始終沒有被劉盈所解決。
「安東,能種地······」
「——草原怎麼辦?」
「——真要像歷史上的漢武帝那樣,在草原上種田?」
「會不會稍微蠢了點··········」
滿是愁苦的發出一聲呢喃,端坐於御榻之上的劉盈,一時間也有些唉聲嘆氣了起來。
這個問題,是劉盈目前關注的主要問題,且沒有之一!
因為屯耕戍邊,最開始的初衷,就是通過屯耕團這種『敵人來了能打仗,肚子餓了能種地』,即能自己保護自己,又能自己餵飽自己;
能長期駐守邊牆,又不需要中央輸血的特殊體制,來確保邊牆防衛力量充足的同時,不需要對中央財政,造成太重的負擔。
就拿如今,漢室陳列於長城一線的北方衛戍部隊距離:如今漢室,在北方長城一線,總共部署了超過二十萬人的部隊;
而這二十萬人,甚至都不足以保證邊牆安穩,頂多只能保證匈奴人南下入侵時,漢室能儘快『發現』。
至於及時阻止起有效的防守,卻絕對不是這二十多萬人,所能做到的了。
原因很簡單:匈奴人來,就肯定不會來百八十號人!
要麼,是五百到一千人的規模,在邊牆偷雞摸狗,這樣的『入侵』,漢室不用在意,也沒法在意——等有人發現這個被洗劫的村莊,匈奴人早就跑回草原了。
再或者,就是想去年秋天,那場差點葬送匈奴左賢王、歷史上的老上單于——攣鞮稽粥的馬邑之戰一樣,以數萬到十萬之間的規模,南下攻打邊地城池。
而面對這等規模的匈奴騎兵集群,漢室陳列於邊牆的二十多萬邊防部隊,卻根本無法阻止起任何有效的防禦。
——因為這二十萬人要防守的,不是一個村、一座城,而是漢匈邊界上萬里長的整個北方防線。
二十多萬人,分布於上萬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