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在皇帝面前打一聲招呼,就可以進宮去伺候天子了。
也就是和曾經的陽毅一樣:蔭為郎。
如果家門不顯,那也沒關係。
只要足夠有錢,也同樣能用錢財,換得一個侍郎的職務,這種方式便被稱為:貲為郎。
與侍郎相比,中郎,就要高級很多了。
哪怕是迷路將軍李廣這樣的傑出人才,其被任命為中郎前,履歷上也寫有『累功』二字。
這就足以說明:中郎這一職務,都是任命已經在軍隊立下武勛,讓中央看到軍事才華,皇帝認為其值得培養的人。
而陽毅一無武勛,二無聲望,就算是被季布強行拉進中郎的行列,也根本混不下去。
所以在陽毅看來,季布提出這樣一個幾乎沒有可行性的提議,其意味更多的是體現親近,順帶些許客套。
大概類似於『有事兒跟哥說,哥絕對幫你』的性質。
季布如此表態,陽毅也不好再繞彎子,直接道出了自己的打算。
「今陛下蒞臨神聖,論制,當起陵建邑。」
「季兄以為,若以此奏於太后,或可行否?」
陽毅隱晦的暗示,自然也被季布一眼看透。
就見季布思慮許久,才試探著開口道:「賢弟之意,乃使兄以此奏之,並力主督造事,弟為從?」
陽毅自是微微點了點頭,稍帶忐忑的等候著季布的答覆。
卻見季布訕笑一聲,才和善的望向陽毅。
「賢弟才智過人,怎會以為帝陵之事,乃某這區區中郎將所能主?」
見陽毅依舊滿臉困惑,季布也不由輕笑著起身,來到了陽毅面前。
「帝陵之事,乃歷朝歷代之首重!」
「且高皇帝定製,以陵邑之制為國本,行強本弱末之策,帝陵一事,於吾漢室便尤重矣。」
聽聞此言,陽毅不由稍點點頭。
對於陵邑制度,陽毅自然是有所了解。
季布話里的意思,陽毅也聽得明白:無論是帝陵,還是陵邑,都不是季布這個中郎將能有資格『主掌』的。
稍一思慮,陽毅又不死心道:「縱如此,季兄身中郎將之責,亦當可為從;弟於一旁佐之?」
陽毅本來就沒有『主建帝陵,藉此一飛沖天』的打算,只是想藉此撈點功勞,好名准延順的重歸朝堂而已。
就算季布不能掛名做主,應當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卻見季布又笑著搖了搖頭,嘆息著拍了拍陽毅的肩膀。
「帝陵一事,恐當丞相為首,內史、少府、奉常三者為從,朝臣百官共奏!」
「弟若欲借帝陵一事歸朝,當先言知少府陽公,待陽公拜知蕭相國,以蕭相國主奏太后,方為上策。」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