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做羊肉大蔥的餃子如何?」
這個可以有!
道士也是可以吃肉的嘛!
當然大姑奶奶到底是不是純粹的道姑,孫思妙不確定,因為她偶爾也吃肉。
知道大姑奶奶的手藝,孫思妙只差流口水了。
不過還沒有到飯點,自然不著急。
跑出去跟幾個兄弟分禮物。
孫思妙這次可是買了不老少東西,完全忘了付錢的是錢少卿。
全部歸於自己的功勞。
中秋過後,天氣越來越冷,地里沒有活計,村子裡開始干一些副業。
就比如這編制和織布。
孫家有個紡車,所以每天家裡有不少老太太湊在一起圍坐在老祖宗身邊下錐子。
做紡線織布前,可是要把棉花全部一點點的捻成線。
而這道工序可是純手工的。
孫思妙就天天看著一屋子的老太太,一邊嘮著家常,一邊下著錐子。
這錐子其實就是個線軸,要不斷的打著旋,把細細的棉條捻成線。
這個時候就特別考驗手藝,手藝不好的容易把棉線搓得粗細不均。
那手藝好的,根本不用看,這線就跟流水般自己扭成了線。
孫思妙特別喜歡這個時候,感覺特別的神奇。
而這個時候的奶奶馬大蘭也終於有了另外一面。
她坐在紡車那邊把老祖宗捻好的棉線用紡車重新匯聚成一個個的線軸。
然後再把這些線軸放在織布機上開始織布。
隨著梭子不斷的穿梭,布料就不斷的行成。
這一套的流程,怎麼看都有著一種特殊的美感。
孫思妙這輩子就希望過著如此簡單的生活。
所以看的格外認真,也學的格外認真。
這是她重生回來,表現出最有積極性的事情。
「奶奶,一會我調色吧!」
染布可是一個大環節。
這些粗布只是棉花的顏色,並不是純白色,而是奶白色的。
想要做成衣服,就需要染色。
而農村用的染料都是天然的植物色素,不過這年代流行素淨的顏色,孫思妙不喜歡。
馬大蘭也是疼孫思妙,由著她調色。
答應一聲,就讓她去搞。
孫思妙想到自己的被面已經洗的褪色,她想要一塊天藍色的被面。
這給土布上色,其實沒有啥花樣,都是丟進去染缸里泡,然後煮。
可是孫思妙記得上輩子看到過一種扎染的工藝,很是喜歡。
又想天藍色的被面上要點白雲。
一群老太太就看著孫思妙忙活。
她也沒有那麼考究,只不過是在染布的染料上多調和了點顏色,又在下布前折騰了很多麻繩不斷的系疙瘩。
一群老太太說這孩子就是亂來。
老祖宗卻說,孩子喜歡也是好事。
反正都是給孩子用的布,她咋折騰最後還不是她自己用。
村子裡的很多女孩子都湊過來看熱鬧,孫思妙就開始指揮人一起系疙瘩。
天黑前才下了染缸。
浸泡了一x夜,第二天一早才撈出來洗去浮色晾曬。
「好漂亮!!!」
閱讀悅,閱讀悅精彩!
(www.玉edu玉e.com = )